
看得见的感谢信,看不见的初心坚守。普通的纸张,朴实的语言,流露出百姓对医者深深的敬意。
2022年刚开始,对大多数人来说很平凡,但是对于汝城县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医护人员来说,却是感动满溢的新征程。
近日,该中心连续收到了两封特别的手写感谢信,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美的修饰;质朴的言语像潺潺的清泉,滋润人心。
《雷锋精神回来了——一封挥之不去的感谢信》
《寒冬里的春天——体检有感》
信中无不透露出老人们对该中心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这份肯定是对该中心医务人员贴心服务的褒奖,也是对该院医德医风的肯定和认同。
(摘自县职中朱先生手写感谢信内容 )
——雷锋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是雷锋精神在事业上的具体体现。
县职中退休职工朱先生,“让我深受感动的是,医护人员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更难能可贵的是大家在工作中对前来体检的群众所表现出的热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种种细节都让我暖心不已。”
“您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也必将用实际行动回报您们的这份信任!”收到感谢信后,该中心护士长何秀荣也对老人流露出感激之情。
在工作上“向上”
发扬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
——雷锋说:“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实质,也是雷锋精神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活力的源泉。
“收到感谢信真的很意外,自己只是在做本份的工作,不值得去宣扬。”该科护士李晓廉表示。据悉,去年10月下旬的一天,在下班途中,李晓廉不慎摔伤致左足外踝、距骨骨折。在短暂的休养后,她拄着拐杖坚持在科室服务广大体检群众。
在价值取向上“向善”
发扬“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
正像老人感谢信中提到的“轻伤不下火线”,李晓廉带伤坚守岗位,践行了该中心“以体检者为尊,以质量为重”和“细心每ー步、精确每ー处”的服务理念。
——雷锋说:“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要学习时间是有的。问题是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都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用“挤”和“钻”的钉子精神,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练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这是雷锋“向上”的人生姿态的真实写照。
在学习上“向上”
发扬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
“从医20多年来,这是我们收到的最长的一封感谢信,洋洋洒洒满满一大张红纸,里面写的画面都是我们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的平常片段,没想到在老先生的心里却那么高大上,这一封封感谢信鼓舞着全中心医护人员继续用行动发扬为体检群众服务的精神,用专业的知识与技术践行着医务人员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崇高信仰。”该院副院长、健康管理中心、针灸推拿康复科、治未病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主任陈翠香说道。
一直以来,该中心秉承“生命之托,质量为本”的理念,始终以高标准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一站式”健康体检,无论从体验感、专业质量、持续服务等多方面,都享有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在未来,该中心将不断在各方面进行升级,继续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没有哪一种精神比引领人的成长更永恒,雷锋精神就是这样”。在汝城县中医医院,雷锋是永恒的坐标。该院广大党团员、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在各自不同岗位、以不同方式传承雷锋精神,通过日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雷锋精神播撒在医院的每个角落。
“在关爱患者的过程中,我们传递的是友善与美好,涵养的是自己的精神和风度,彰显的是一种发乎职业本能的责任和情怀。正是在每时每刻学习雷锋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带入工作实际,我们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中医医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